“唐人你好”、“你背包”、“Yyds”……新华社记者发现,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已经习惯使用网络表情包进行交流;然而,一些不良表情包含有粗俗、歧视和暴力内容,比如“唐人”意思是“对方患有唐氏综合症”,“你背包”与“你是个神经病”谐音。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行为。不良模因的病毒式传播很容易对年轻人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时代,如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说得好?
开放式笑话和封闭式笑话也不例外
不久前,重庆一名初中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抵制网络不良言论进入学校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老师在视频中表示,班上有些学生使用“唐人”等不良网络表情包。”和“你好唐人”来嘲笑同学。这种行为实在是不恰当和不尊重。他希望同学们不要再做出这样的事了。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多位受访教师反映,不少中小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不良网络表情包,有的还在写论文时无意中使用。 “大约 5% 的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不良的网络模因,并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它们。”左迪,西达西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
在互联网上滥用不良模因会阻碍中小学生以标准方式使用语言,导致他们表达语言的能力下降。
西安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薛晨表示,孩子们如果想表达赞美就说“爵爵子”,如果想描述不好的事情就说“芭比Q”,如果想表达讽刺就说“谢特”;如果事情继续下去这样,孩子会不会失去理解美丽语言的能力,甚至患上“文化失语症”?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网络不良表情包层出不穷,给公众理解信息造成了障碍。 “我越来越不理解我的孩子了,我担心我的孩子会被欺骗。”北京的一位家长表示,她经常对孩子们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愚蠢言论感到苦恼。
互联网上的一些表情包使用一串字母来表达其含义,这让人感到困惑,例如“yyds”(“永恒的上帝”)、“awsl”(“啊,我死了”)、“xswl”(“我嘲笑死亡”)等。
网上有些表情包随意解读,比如“人性本善,不做作业就是英雄”、“老师来了怎么办,拿起菜刀操他”等。“有一次,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说,‘嘿嘿嘿,木兰买了手机照片’。”不。”你能给我买一部手机吗?让我又笑又哭。”河南一名学生家长张女士说。
一些攻击性的网络表情包,例如“唐人”和“伞兵”,带有人身攻击的含义;有些学生利用不良表情包对同学进行言语欺凌,很容易引发冲突。 “孩子们的内心真的很敏感,当他们听到取笑他们的坏笑话时,他们常常会变得情绪化。”西部一所重点学校的校长说道。
不良模因流行的背后
接受采访的老师和专家认为,不良网络表情包在校园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人热衷于“制作表情包”,网上各种表情包层出不穷。
记者调查发现,手机正在成为很多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网络直播、游戏平台、解说视频和广告中都夹杂着很多不良的网络梗。这些邪恶的记忆es非常隐蔽,悄然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政表示,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网络空间变得不活跃。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各种流行语、热门表情包已经成为网络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人热衷于创造和发明不同的模因来赚取流量。 “表情包制作”已经从一种随意搞笑的艺术,演变成一种系统化的“文化生产”,其中夹杂着许多挑衅他人、导向不良的不良表情包。
——模因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迅速传播。
一些糟糕的表情包最初来自于不正常的“粉丝圈”文化。圈内人以不良表情包为暗语,却很快在圈外传播,引发模仿和二次创作,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传播的人越多,就会出现越多的模因。”徐莹,一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认为,目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更倾向于互动性强、易于传播、有影响力的内容。一个简单的、开玩笑的、带有情绪攻击性的模因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果观众喜欢不好的表情包,平台就会一遍又一遍地推送该表情包和内容。
——某些笑话已经成为社会的“需要”。
一些中小学生表示,不良的网络迷因是他们社交时的“需要”。 “如果你听不懂同学在说什么,他们会嘲笑你,说‘你也听不懂’!”河南初三学生王晓表示,使用特定笑话被认为是一种潮流和社会资本,在交流中可以避免。
“我们可以确保学生在互联网上说一些不好的模因,比如‘你“是老六”等。”贵州一小学校长表示,有的学生看到新鲜好玩的东西,误认为说网络梗是自尊的表现;有的学生受从众思维的驱使好奇和模仿,担心自己不说可能会被同学认为“不合时宜”。
丰富语言表达,让孩子流利说话
西安长安南路小学校长刘光涛等采访者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迷因,没有必要排斥所有网络流行语;一些网络流行语和热门表情包,如“城市不是城市”,不仅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访专家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博大、最富有诗意、最深刻的语言之一。 F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乃至现当代文学,历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语言规范关系到文化传承,必须警惕那些影响汉语规范和诚信的低俗味道的坏笑话。
2024年10月,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清理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纠正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俚语、黄色笑话、滥用露骨表达等突出问题。 2024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汉字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教育写作须知指导教师教师和学生应避免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不当使用“同音词”。今年6月,抖音发布关于治理网络“不良言论、不良表情包”的公告。
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海明表示,要按照国家语言文字、社会秩序、文明礼貌等标准,识别需要纠正的不良网络表情包,达成目标工作。相关部门、网络平台等主体要优化算法机制,减少不良表情包传播空间,营造健康规范的网络环境。不应该让我们认真调查和处理利用不良网络表情包煽动对抗和异常行为的行为。
受访教育工作者建议,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网络上,我们都应该尽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规范、良好的语言环境。离线。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经典书籍。要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创新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有趣的语言文字游戏,加强青少年语言素养培养,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美学。
“屏蔽比回避更糟糕。现在学生接触的网络文化很多,我们不能把学生与网络隔绝,只能尽可能贴近他们的世界,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学会识别,逐步提高审美趣味,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贵州一小学校长说。